[索引号] 12610800MB2926341A/2025-00059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发布机构 ] 榆神工业区管理委员会 [ 发文日期 ]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 名 称 ] 榆神工业区2025年工作报告
榆神工业区2025年工作报告
时间:2025-08-22
来源:榆神工业区管理委员会
分享:

2024年,在榆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开区全体干部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勇立潮头,全力推进工业稳增长和重大项目建设,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踏出坚实步伐,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发展画卷。园区全年营业收入1289.01亿元,GDP为833.42亿元,工业投资数307.58亿元,税收收入193.24亿元,规上工业产值1445.39亿元,直接利用外资326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47.18亿元。相继获得“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单位”“全省促进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工作成效明显地区”、全市“2024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帮办代办导办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特别是在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经开区首次进入全国百强,在229家国家级经开区位列第83位(较上一年前进117名、陕西省第2位、西部第13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重大项目扬帆起航。经过多年努力,上下期盼的两大千亿级项目取得里程碑式进展,陕煤二期项目开工,国能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场平动工,进一步挺起了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此外,国能20万吨/年PGA、榆能100万吨/年化学品新材料、恒神2万吨/年碳纤维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佰嘉瑞、银泉等项目加快推进。陕煤DMC一期进入试生产,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23个市级重点项目有序推进,10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复产,13个新建项目破土动工。

(二)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共签约合同项目13个,引资额154.39亿元;协议项目16个,引资额166.23亿元。落实省内项目到位资金25.25亿元;省外项目到位资金45.84亿元。开展了长三角现代煤化工产业链招商、2024榆林-环渤海湾“双招双引”推介会等一系列高规格招商活动,通过专场推介招商、“点穴式”精准招商,为园区发展输送了全新血液。

(三)对外开放再创佳绩。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7.18亿元,占全市的63.03%。园区注册登记的外贸相关企业达89家,初步形成全市最大的外贸聚集区。充分对接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货物专列,全力打通公铁海联运物流通道,加快推进综合保税物流园建设,全力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经开区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

(四)创新发展开启新程。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创新创业产业园一期和二期(一阶段)全部建成,引进陕西省“高容量储氢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榆林市“新型纤维重点实验室”等18个科技型项目。“镁基固态储氢材料可控制备及其储氢产氢应用”经市科技局评价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更加坚实。

(五)安全环保更加扎实。高标准完善智慧园区建设,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稳步推进化工园区整治提升,持续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再生水(中水)回用及雨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并投运。煤/渣环保输送工程、综合能源供应岛(2X66MW电厂)等公共设施、科立科盈气化渣制无机纤维板等一批绿色低碳循环项目加快推进。经开区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产业更绿了。

(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年实施道路工程4.08公里、亮化工程13.04公里、绿化17.91万平方米。化工园区扩区圆满完成,综合服务中心、危化品停车场、榆神“元宇宙”智慧云厅等配套项目加快推进。开展了“一把手坐窗口、走流程”活动,创新实行领导干部包抓“五上”企业推进机制,入园企业满意度达90%以上,园区整体营商环境得到了提升,真正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现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要求,以及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以大项目带动为引领,以完善配套为主责,以安全环保为底线,正视问题、敢于担当,项目建设一企一策优服务,大事要事一件一件抓落实,矛盾问题一条一条求破解,以钉钉子精神全面高效推进全年任务完成,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加快建设具有榆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出支撑。

把握“五个坚持”,聚力高质量发展

—— 坚持以“三化”作为园区发展的总纲。系统研究现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路径,将园区的规划、项目、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摆进去,既要在科技创新、技术迭代、装备升级等方面实现“高端化”新突破,又要加快构建以煤为头、高端新材料产品“多尾”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更要地企协同、上下游企业协作、减碳与绿氢耦合同步发力探索出“低碳化”发展新路径,将经开区打造成为全国“三化”发展示范区。

—— 坚持在加快经济发展中抢抓新机遇。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当前园区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阶段性特征还是做大总量带动质量。依据建成、在建、规划项目亩均产值、投资、税收测算,“十五五”末,清水工业园新增投资超5000亿元,新增产值2300亿元,总产值达2700亿元,完成税收达到400亿元。

—— 坚持在创新发展中增添新动能。针对园区科技创新工作“短板”突出、抓手不足的现状,亟需以构建自主科技创新体系为核心突破口,全面激发产业升级内生动力。主要从三个层面认识,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没有创新、不注重研发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这一点园区内大企业做得较好;二是发挥管委会统筹引导作用,对于企业研发投入,敢于支持给于支持;三是抓出园区亮点,大项目多、新技术应用多,必然催生首台套多,要打造“首台套”技术装备应用聚集区;四是坚定创新服务于产业,建设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 坚持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优环境强担当。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这些重大课题,要逐项物化到园区的具体工作任务中,主要是坚持问题导向,例如园区改革尾留问题、区属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行政效能不高的问题、外贸结构不优的问题、民营经济发展薄弱等一系列问题。

—— 坚持在加强党的建设中凝聚发展合力。压紧压实从严治党责任,严格实行清单明责、台账督责、考核问责的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机制,推动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度。严明党的纪律,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严肃查处重点领域腐败问题和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问题。树立讲政治、重德才、凭实绩、看民意的选人用人导向。进一步强化督查督办,“带着线索去、跟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把责任和压力传导下去,形成“大督查”工作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