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税务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3-31 14:44:36 来源:榆神工业区管理委员会  作者 :

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严格按照市局党委法治税务建设决策部署,紧扣税收主责主业,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规范化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着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税收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第一议题”“第一主题”“第一任务”“第一要事”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一体推进“班子带头学、支部集中学、青年自主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持续内化深化转化。2024年组织召开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34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党支部理论学习38次,青年理论学习12次,收集研讨发言材料50余篇;深化政治机关建设机制和党建指导员制度,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深化“党心税魂 能化经开”党建品牌,开展青年干部进企业实践锻炼系列活动,先后与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榆神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榆能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党支部联合开展3次主题党日活动,切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发挥各类普法阵地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依法全面履行税收工作职能

(一)尽心尽力组织税费收入。严格贯彻落实依法收好税、不收过头税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主责主业。贯彻落实“找税源、盯税源、管税源”工作机制,强化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动态跟踪和过程管理,建立常态化风险联动化解机制,组织“精兵强将”抓好风险防控,发挥促收增收作用,依据实际税源情况依法组织税费入库,加强税收征管,严肃组织收入工作纪律,坚决防止和制止各种有税不收及收过头税、空转行为,严厉打击各种税收违法犯罪行为,始终做到依法依规征税收费不动摇、挖潜堵漏增收不松劲,促进税收工作健康顺利开展。同时,牢固树立“税费皆重”理念,扎实推进社保费“统模式”改革顺利上线,稳步实施土地出让收入新征收流程,加强土地出让收入、水保费等非税收入数据建设;落实落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纾困解难、保市场主体和保就业,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实到纳税人缴费人身上。

(二)全心全意服务发展大局。结合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特点,积极推动税费服务工作融入园区综合治理“大盘子”,围绕“四新”经济、绿色低碳等产业发展,持续完善产业链减税降费图谱,推动税费支持政策扎实落地;持续深化“懂能会”“政策找人”机制,全面推行“税智链”工作方法,将税费业务办理、政策宣传、诉求响应、问题解决等延伸到“第一线”,并就煤化工企业关注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享受企业所得税抵免优惠政策等问题提供专项辅导,全年调研走访企业200余次,开展纳税辅导讲座12次,征集并解决涉税缴费诉求43条。

(三)用心用情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开展“税惠到坊”系列活动,进园区10次、孵化基地2次、陕西榆能精细化工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18次,走进清龙沟村开展贴心服务送温暖活动,联合榆林市榆神工业区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咨询+服务+调解”三维一体的“税惠到坊”创新创业产业园区税费服务驿站,与农商银行联合搭建“税银驿站·便民缴费服务点”,开展重点项目服务5项并提供服务8次,通过“税惠到坊”收集并解决诉求11件。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不断提高税收制度建设质量

(一)健全科学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从依法决策、健全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等环节入手,进一步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行政决策中的积极作用,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二)强化税务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按照《税务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制定规范性文件,常态化开展税务规范性文件清理。2024年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未制定税务规范性文件。

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持续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一)健全科学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强化科学政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推进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经济合同未经合法性审查不得签订。充分发挥法制部门、公职律师在经济合同合法性审查、政府信息公开、重大执法决定等中的参谋助手作用。2024年,公职律师参与合法性审查24件,其中合同审查12件。

(二)不断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提升渠道的畅通性,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接受渠道,定期开展自查自纠,确保畅通无阻。同时,提升办理的及时性,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内部流转程序,压缩答复期限,提升回复效率,不断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度。

五、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全面落实“三项制度”优化税务执法服务。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对执法行为的日常监督力度,规范法制审核流程,做到事前审核、应审尽审,执法全过程记录事前介入、应录尽录,同时严格督促税务执法人员按照权力与责任清单透明规范执法,各项应公示信息全部公布并实行动态更新维护;通过行政执法公示平台、办税服务厅LED屏和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对外进行政策宣讲,充分保障相对人的监督权和申辩权。

(二)提高重大税务案件审理质量。严格落实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按照省局下发的审核清单有序推进审核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审核在税收管理中的重要监督作用,不断提升规范执法质量和水平,切实做到执法有度、执法有据,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推进税收征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

(三)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全面落实“首违不罚”清单制度和西北五省(区)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不断规范税收自由裁量权在纳税申报类违法行为、税务管理类违法行为、发票类违法行为处罚等方面的运用,细化指标、严格考核,最大限度地减少以权代法、随意执法、滥用权力等行为。2024年共为11户纳税人适用首违不罚,向榆林市税务局补充精确执法案例1件,有效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四)严格税收执法人员管理。认真落实税收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坚持未通过执法资格考试不得从事税收执法活动的原则,以通过执法资格考试为中心、强化模考训练为重点、落实绩效奖惩为保障,将学法用法相结合,加强法治培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带队能力水平。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6名考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达100%,确保持证上岗。

六、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一)立足实际完善应急制度体系。持续落实《国家税务总局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系统网络安全综合应急预案》等文件,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应急预案、网络信息安全预案,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逐步实现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健全应急协调工作机制,完善公共舆情应对机制等。2024年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未发生任何重大突发事件。

(二)综合发力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加强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推进突发事件行政手段应用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危机沟通,完善舆情应对机制,夯实信息安全基础,规范内外网使用,常态化开展病毒查杀和漏洞修补,守牢信息安全底线,确保办税缴费安全和干部队伍健康平安。

七、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完善权利救济和纠纷化解机制

坚持“法治是最优解决方式”,完善税收争议处理化解机制,强化征纳沟通平台的运用,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机制,切实保证行政相对人享有的陈述、申辩、听证、复议等权利。

(一)弘扬“枫桥经验”化解涉税争议。构建“税务+N”多部门协助调解机制,把“枫桥经验”融入到税务基层治理法制化、现代化建设中,推进税费诉求即时响应、矛盾争议源头化解,切实有效解决纳税人实际问题。2024年解决涉税矛盾争议8条,其中通过征纳互动跨市(区)协调处理1笔,12366服务热线转工单投诉举报案件已协同税费争议咨询调解团队人员处理6条,税费争议基层化解率达100%。

(二)做好行政复议应诉有关工作。持续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贯彻落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完善税务行政诉讼案件应诉机制及严格落实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凝聚单位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合力,提高复议应诉胜率。2024年,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未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八、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完善权力监督机制,深化政治监督、党纪学习教育、日常监督相结合,自觉接受外部监督,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公开投诉电话、回访纳税人等多种形式,拓宽和畅通监督渠道,及时听取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举报问题的调查和处理,广泛接受法院、检察院、审计、纪检监察等其他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好政务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工作。

九、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推进智慧税务创新落实

对标《意见》落实中期评估综合评价指标开展自查自纠,较好地完成了中期评估工作,推动改革工作力度、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稳妥推进“数电票”推广扩围,“覆盖率”93.8%,居全市前列;作为全市第一批试点单位,持续稳步推进新电子税务局及“慧办平台”上线,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上线保障工作,稳定高效完成上线征期的税收征管工作,税收征管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聚焦绿色税制、煤化工产业、新质生产力等区域热点和管委会关注事项,撰写税收分析报告2篇,配合中国税务报、榆林日报约稿各1次,参与以税咨政课题调研9次,报送自选课题10篇。

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思维,创新建设面向园区全体群众,覆盖全部政务服务场景,统筹管理人、物、事、场、数等政务服务资源的新一代“元宇宙云厅”,目前元宇宙云厅、支撑平台和线下运营中心三部分项目已顺利运行。

十、加强党的领导,健全依法行政领导体制机制

(一)强化依法行政工作领导机制。加强党对法治税务建设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下的全面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核心平台作用,切实担负法治政府建设、党内法规执行的主体责任,全面深入抓好党内法规和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的贯彻执行。2024年,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共召开4次全面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会议。

(二)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理念。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坚持多形式开展领导干部法治学习,推动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紧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法治教育,发挥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领头雁”作用。

(三)加强税收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严格实行税收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通过执法资格考试的人员严禁在执法岗位上工作。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用人导向,鼓励35周岁以下青年税务干部积极考取“三师”。组织全局税收执法人员学习新行政复议法、西北五省(区)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进一步规范税务执法理念,提升干部履职能力。

十一、2025年法治税务建设计划

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2024年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新时代法治税务工程总体目标,对标纳税人缴费人期望,税务干部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精确执法的要求,执法不规范现象还有一定程度存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工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2025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连续推进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履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法定程序,牢固树立起法律至上观念,在发展经济社会事务、协调处理矛盾纠纷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树立法治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着力健全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持续全面落实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健全完善审核标准、审核流程、处置措施等配套规定,未经法制审核不提交会议讨论,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严格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权限和发布程序,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严格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标准,细化办事流程,规范操作程序。

(三)着力规范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继续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及时公开与行政行为有关的法律政策依据、办事流程及具体结果,做到行政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增强行政执法透明度。扎实推进综合执法改革,通过充实执法力量、强化业务培训、规范执法行为等方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水平。

(四)着力提升法治宣传学习效能。持续全面加强依法行政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形式多样的普法主题教育,让法治政府建设深入人心。组织区局全体税务干部深入学习民政相关法律法规。及时修订和完善与法律法规相适应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加强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民政政策体系。

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将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提升税费征管质效,提升“便民服务”质效,提升“风险防控”质效。坚持守正创新,不断优化规范税务执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税务法治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加强法治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工作中的运用,为法治税务建设提供人才保障。